(網經社訊)王艷月薪5000元,用21800元購買高頓教育“CFA-持證無憂4.0全科三年年卡-2022”,對她不算個小數目?!澳阆胂?,只要考取了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書,你的收入可不止這點學費,而且可以換來一份好工作,從長遠來看這都是值得的。而且我們這邊的老師都是很優秀、很資深的……”看到王艷在猶豫,上海高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生老師一個勁地“勸導”她。
當王艷說到自己沒那么多錢時,該招生老師說:“這更好辦了,你可以用教育分期,而且是0利息,一個月只需支付800多元?!边€沒了解清楚,這位招生老師就讓王艷下載一個APP,然后按照她的指示讓王艷掃臉、綁卡。
“現在回想起來,整個過程高頓教育的招生老師既沒有根據我的實際情況給推薦課程,也沒有作詳細的課程介紹?!蓖跗G回憶道,“課報好了,等我去學習的時候發現,她推薦的課程是全英文的,并不符合我的實際情況,只上了幾節課,我就聯系招生老師說要退課,她一直不同意,說課程開通了就不給退。真不知道這樣的教育機構是為了讓教育回歸教育本身,還是只是為了打著教育的名義賺錢?”
后來,王艷通過多次打上海市市長熱線及上海市市場監管電話,高頓教育才答應給退課。然而,喜悅還沒到一天,高頓教育的招生老師告訴她:“如果要退課退款,就要先還清貸款?!?/p>
貸款?此時的王艷才知道,當初的掃臉、綁卡其實就已經簽訂了貸款協議?!叭绻皇且驗樯暾埻苏n退費,我都不知道有這個協議的存在。而且這個協議最后的簽名也不是我個人簽的,是他們用電子簽名印上去的,錢也沒有直接到我卡上?!蓖跗G無奈地說。
“0息”“免息”背后
動輒幾萬元的學費,普通人很難一次性拿出。為游說消費者,分期貸款成為培訓機構銷售們游說的核心武器?!昂鲇啤苯徊黄饘W費的學員用分期付款的形式繳納學費,實則是給報名學員在金融平臺上辦理了貸款,不少學員因此背上不同程度的債務。
然而,當消費者因無法獲得培訓或者和教育培訓機構解除培訓合同后,由于貸款服務是學員和第三方金融機構獨立簽訂,而非教育機構,所以學員并不能因為教育產品的終止而拒絕繳納貸款,其仍然需要向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支付相應的貸款及利息。
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依鋒指出,買課走貸款,實踐中可以解決部分學員因資金困難而無法購買課程服務的問題,擴大了教育培訓機構的生源,降低了培訓機構的招生門檻,同時也增加了學員解除培訓服務合同的難度。
一些教育培訓機構通常用“0息”“免息”等福利來吸引消費者。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他們在促成貸款的過程中,經常弱化“教育貸”本身的貸款屬性和風險,而產生糾紛后消費者在舉證時也難以證明教育機構存在誤導或誘導的情況。對于培訓教育機構和金融公司來說,盈利點主要就是學員的學費和教育分期利息。
“根據之前接觸的案例中,培訓機構的‘免息’等宣傳,并不是真正的免息,而是以服務費、還款手續費的形式收取額外費用,且折算后的年化收益率遠遠高于普通貸款利率,一般涉及不當營銷宣傳、誘使學員借貸、退款難度大、轉移責任等風險隱患?!标愐冷h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表示,“免息”這種情況的確會存在,金融機構為了提高獲客率會搞“免息”的活動。但消費者也要關注是否存在手續費,以及逾期后的違約成本等問題。
退費先還貸!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了《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退費難成為主要投訴問題之一。
聊起退費過程,王艷用“極為曲折和痛苦”來形容?!案哳D教育的工作人員不客氣地向我說,只有先還了貸款才可以給我辦理退費。我把學費交給了高頓教育,為啥他們反而催我還貸款,這讓我很不理解。隨后,貸款平臺的催收人員天天用各種電話號碼給我打電話、發信息,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到幾十個,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p>
更令王艷生氣的是,等還完貸款去找高頓教育退費的時候,高頓教育說要按20%違約金扣除學費,然后又說即使只上了不到10節課,但是因為給開通了第一個階段的課(一共3階),所以算下來只能退10174元。
“一共上了不到10節課,就花掉了11626元,而報名時算下來整個
在黑貓投訴上,類似王艷的案例還有很多。3月6日,網經社通過對“高頓教育”(上海高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電訴寶受理的全年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分析,公布了“高頓教育”2022年電訴寶消費評級數據、年度投訴數據及典型案例。據網經社“電數寶”大數據庫(DATA.100EC.CN)顯示,“高頓教育”涉嫌存在退款問題、霸王條款、其他、網絡欺詐、虛假促銷等問題。
就上述問題,《中國報道》記者聯系上海高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發稿前對方尚未回復。
陳依鋒告訴《中國報道》記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對于涉及課程服務的數量、質量、履行期限和方式等重要事項,培訓機構應當以顯著方式提醒學員注意,向學員充分、明確地告知。若培訓機構在推薦課程過程中沒有履行充分的告知義務,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課程價格21800元,上幾節課后退課要扣除10000多元的違約金,該情況下需要結合合同約定、雙方的過錯情況及實際損失情況確定其違約金標準是否過高。在教育培訓機構存在過錯的情形下,不能利用自身優勢地位以簽署保密協議作為雙方解除合同的前置條件之一,該情況下學員可以依法維權,通過民事訴訟等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标愐冷h說。
教育培訓機構如何健康有序發展?
如今,隨著教育培訓需求的不斷擴大,這一市場也越來越大,但同時諸多問題也不斷暴露。如何讓教育培訓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陳依鋒指出,教育培訓機構作為經營者,應當積極優化招生流程,充分尊重學員的知情權及自主選擇權,對教育培訓合同中的課程費用、課程內容、付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重要內容,需要對學員進行充分說明,并留存向學員說明重要內容的錄音、錄像等資料,遵循自愿、平等、誠實信用的原則,切實承擔保護學員合法權益的主體責任,保障教育培訓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作為教育機構,應當更注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不是把其當作一種盈利的手段,要關注的是滿足學員的教育需求。只注重盈利和所謂的套路會降低自己的教育口碑,同時也可能會面臨法律上的訴訟風險?!崩顏喸诮邮堋吨袊鴪蟮馈酚浾卟稍L時說,相關市場管理者更應該注重對這種現象的監管,維護良好的教育市場和環境,對教育機構盈利行為的監督管理制定具體的措施,注重獎懲并重。